工作中往往你的辛劳≠你的酬劳
很多人抱怨说自己工作时间长加班多,为什么获得的薪酬还那么少。
那是因为你还没有了解职场上的游戏规则:
职场上升的本质,是一个不断把初级资源转化成高级资源的过程。
你所获得的回报,绝不应该以时间来计量,否则一辈子都是受人剥削的打工仔。
为什么这么说?且听我慢慢道来。
如果把我们漫长几十年的职场生涯比作一场竞技游戏,那么大部分普通人在大学毕业的初始阶段,时间和精力就是最初级,也是最重要的资源。
我们往后的人生,实质上比拼的就是你怎么利用这些初级资源。
除了少数幸运儿天生自带身份、背景、家庭社会地位所带来的光环加持,更多普通人三四年后的差异,完全取决于他怎么去利用初级资源,也就是时间。
有的人懂得将时间进行高阶置换,用时间去换知识,换技能,换人脉,换名声,换一系列能在往后职场通关打怪中帮到自己的高级资源;
而有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在一无所有的年纪用时间去换所谓的“快乐”,去换夜夜笙歌的开心,去换本不属于现在的自己但渴望提前过上的“精致生活”。
到头来知道的都是哪里的夜店好玩,哪里的酒吧精彩,什么牌子的包是新款,什么车是名牌。
可除了这些,任何工作事业上的提升想法都没有,也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大。只能看那些不知所云的烂大街鸡汤,暂时麻痹自己。
于是差别就这么出来了。
举个例子。
我有个开广告公司的朋友,跟我说他下面最近新招了个策划,一个月给他2万,但写出来的方案被客户屡屡投诉。
用客户的原话说:
“这是小学生写出来的东西。”
我知道他那个客户要求很高,不好搞。但平心而论,虽然人家要求高,但提出来的观点还是很站得住脚的。
比如语句用词缺乏洞察,对行业的理解不够深,对竞品的分析太流于表面,对公司的业务线梳理太过混乱......
那个策划写的方案我也给看过,坦白说确实够不上月薪2万的水准。我朋友想开除他,可那个策划却说自己扑在方案上一个多月时间,不眠不休加班,费劲琢磨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。
我朋友下不了决心,来问我意见。我直言不讳跟他说,你要是还让这人做下去,就准备丢客户吧。
没有功劳也有苦劳,这话只能自我安慰,千万别说出来。
任何一个行业,一份工作,都有苦劳。区别是苦劳过后产生的价值到底有多少,这并不是用时间来衡量的。
我见过几句话就把客户说得服服帖帖的人,也见过写了百十张PPT依然被打回来重做的人。前者花的时间不过几分钟,后者可能要花几个星期,可最后结果却是反过来的。
为什么会这样?
专业技能水平的差别。薪酬拿得高的人并不是时间花得多,而是解决的问题价值大。
同样是百来页PPT,麦肯锡这种咨询公司能卖几百万,你却被客户打回来几百次,大家花的时间都差不多,为什么你的时间这么不值钱?
资源转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普通人的路径只能按照“时间-技能-社会资源”这一条路走,绝不能跨越。
你不可能把时间直接转化成社会资源。这就是为什么我强烈反对刚毕业的大学生闷头去创业的原因。
创业考察的是你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。背景、人脉、资金、技术、产品、运营甚至法务你都要触及。当你的单一能力都没有修炼好的时候,就去盲目做所谓的“整合”,到头来很容易碰一鼻子灰。
分清楚自己在哪个阶段,才能更有策略性地给职业生涯做出规划。
有的是时间,那就多学几门技能,专精一两项工作,先保证自己能在公司同事,行业同行里做到前列水平。如果时间花了很多,能力却没提高多少,那就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有了技能傍身,再去想怎么把它贩卖给欣赏或者需要它的人。记住,你的本事才是你职场社交的资本。当你和不同的社会资源成功建立了联系,你的身价才会慢慢涨上去。
从这些角度去思考,再来审视自己的辛劳,你才知道什么是有效辛劳,什么是无效辛劳